是母亲教她的反追踪技巧,石榴红色膏体在镜头形成虹膜状屏障。
监控屏幕就在这时亮起刺目白光。黑白画面里,月白色旗袍下摆扫过铁艺旋梯第三级台阶,绣鞋尖的东珠在镜头前晃出彗星般的尾迹。
月白色旗袍出现在屏幕的刹那,她看清女子耳后那颗朱砂痣的位置,与自己的胎记完全重合。
手电光束劈开黑暗时,江浸月汗毛倒竖。
忽然有冷风掠过耳际,咖啡的焦苦味在空气中漫开。江浸月小心地挪动馆长放在桌上的马克杯,却在转身时将它碰倒,褐色液体在桌面蔓延。
这不是她第一次夜探阁楼,三天前馆长曾派她来取商会账册。
但此刻门框上多出三十六枚桃木钉,排列方式与母亲研究的镇魂符咒惊人相似。
更诡异的是,钉头缠绕的发丝还沾着湿润的头油,仿佛有人刚在此举行过驱魔仪式。
此时阁楼湿冷的木地板缝里正渗出缕缕雾气,缠住脚踝的寒意中裹挟着若有若无的檀腥,阁楼雕花门上的铜锁泛出油脂般的光泽。
这本该生锈的锁孔竟像是刚被人精心养护过,锁芯处还沾着半片新鲜梧桐叶——与老人伞尖残留的叶片脉络完全一致。
日记本在掌心突然发烫,缺失的页码像被无形的手一页页填满。泛黄的纸面上,1948年的墨迹正被新的字迹覆盖:
「子时三刻,西墙第三块砖。」
日记本在掌心发烫的那瞬间,江浸月突然明白母亲为何痴迷这座图书馆。
1948年的傅云声在纸上书写"西墙第三块砖"时,如今2024年的她正在相同位置修补《营造法式》的虫洞。
两个时空的裂缝因同样的执念而共振,那些泛黄纸页间飘落的,从来不是尘埃,是困在时光里的求救信号。
她几乎是扑到那面爬满霉斑的砖墙前,指尖触到砖缝的瞬间,整面墙突然变得透明如琉璃。
砖石化作流动的光影,1948年的月光从时空裂缝中倾泻而出,照见墙后密室里的斑驳血手印。
身后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。回头望去,五分钟前打翻的马克杯仍在原地,但泼洒出的咖啡正以违背物理定律的方式倒流回杯口。
当咖啡渍倒流回马克杯时,江浸月做了一个古籍修复师最本能的动作。
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宣纸覆在液体表面。纸张迅速吸满褐色液体,渐渐显露出建筑平面图——正是母亲失踪前夜绘制的图书馆密道草图,此刻被咖啡渍标注出血色箭头,直指她脚下的位置。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